|

楼主 |
发表于 2013-5-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byte 于 2013-5-8 15:36 编辑
hmm
SW的直接编辑方式,很具有同步建模的迷惑性。但不是。
有顺序。
这一点就够了。这不是同步建模。
creo .ug,fushion 提供了一种 直接建模。。由于没有操作过,所以无法意见。但和同步建模很相似,也是无参和无历史顺序无特征数为卖点的。
貌似:同步建模就是直接建模的另外一种说法。。西门子同学自己创了个名词。
装配体同步建模。。这个没敢想像,得去实验下。。待续。
--------------------------
续:
http://blog.e-works.net.cn/593737/articles/134200.html
推荐这个。。。看完再总结。
转自老外 paul:
"
不同点到底在哪里?下面是我理解的方式:
在基于历史的CAD中,用户往往在创建一种“程序”,被称为历史模型树。这个程序包括定义2D草绘图,模型特征,关联关系及结构。当这个“程序”运 行后,3D几何模型就被创建了。在基于历史的系统中,用户不是在创建3D几何,而是在创建构建3D几何模型的程序。同理,用户不是在修改3D模型,而是在 修改驱动3D变更的程序。这个程序(模型树)才是重要的工程数据。
基于历史的CAD在好手的手中的确是个很强大的工具,但是有经验的CAD的操作员还是需要去满足关键的需求及遵循最近实践方案的。这些与软件开发很类似。这里就罗列几点:
在开始前,清晰理解最终目标,设计意图
保证一个清晰连贯的结构,以方便其他人跟踪
保证模型树结构能够支撑设计意图
定义小型的易管理的构件
重视参照和关联关系
同时,软件开发和模型树搭建也有相同的困难,下面列出一些:
调试程序(抓虫子)
将程序从一种语言编译到另外一种语言
“程序”级别的协同
重用他人写的旧程序
管理程序间的参照和关联关系
管理非常大的“程序”
利用非历史CAD工具,用户不是在编写程序而是在直接创建和操作模型几何。因为你是直接与几何模型直接互动,所以你并不需要学习某种语言。也不需要 提前做计划,不需要理解这个几何是如何创建的以及是用哪种工具建的,不需要去创建复杂的参照和管理关系。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得到的,模型几何是主文件。当然非历史CAD还是有些问题急待解决,但是这项技术一直在快速改进。这项技术虽然存在了多年,是时候尝试一下了。
基于历史的CAD绝对是当下主流的CAD。当它与设计流程匹配的话,它的确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但是假如与设计流程不是很匹配的时候,就会问题多多。 所以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大部分精力是投向“编程”还是“设计”。假如这个“程序”能产生极大的功效,那将它发挥大极致吧。在正确的环境下,逻辑式地操控模 型几何拥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假如这个程序(或者包括开发这个程序的困难)阻挡了研发从而没有带来多大的价值的话,那就请尝试另外一种方法吧!
全球范围内,很多企业已经在使用非历史的CAD,有的是作为主要设计工具,有的是作为基于历史CAD的补充工具。以下是这些公司使用非历史CAD的原因:
假如你需要一种工具快速地构建概念设计的话,你可以考虑非历史CAD工具
假如你希望让CAD专家之外的人参与到产品设计中的话,你可以考虑非历史CAD的易用性和柔性
假如你需要直接同来源于各种工具建立的三维模型互动的话,你应该考虑一下非历史CAD
假如产品的研发周期比较短的话,传统模式下的“程序”可能给你的回报并不高。
假如你想比竞争对手更早地淘汰现有产品的话,你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编写出“结构化的程序”
假如你在处理大装配(30,000+ 零件)的话,你应该考虑非历史CAD.
假如你需要重用和贡献一些设计数据的话,也许用更简单更直观的设计工具比编写“程序”要好。
"
hmmmmmm,这样看来,老夫也是写了好几年的建模程序?哈哈哈,难怪老夫的程序思路了然清晰!
---------------------------------
西门子同学的se竟然被paul挑刺,paul对于creo的cocreat 评价不错,写的也中肯,可惜creo不是偶喜爱的。
fusion貌似比较简单,还没有弄好直接建模的功能。
se的同步建模就是直接建模吧,明天继续做几个零件和装配看看效果。应该还是很好用的。
------------------------------------
话说回来: sw完全可以胜任一般的设计。有了直接编辑功能,对于次数不多的修改(比如10多次)还是可以接受的。
零件变多时,会慢而效率低点。但还好。。
---------------------------------------
由于未来接受的,可能是项目周期短,而且更喜欢概念快速设计,而且多重用功能。。
那么,let me rock SE!
考虑用se多鼓捣些机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