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贴]CORE玩家陆战开局篇

[古董贴]
CORE玩家陆战开局篇(面向中级玩家)
在横扫千军的故事背景中,CORE是帝国政府的正规军。它的单位设定上也带有这一色彩。总体来看,CORE的合作性好,和ARM群斗更有利。装甲厚,火力猛(单发而言),陆战时擅长步步为营的缓推战术。
但是,在游戏的初期,军队不易形成规模,CORE也没有能和emg 1v1对抗的初级兵种。往往会被ARM的emg速推掉。因此,小地图陆战中CORE不适合心理和技术都不过硬的初中级玩家。
“选择了CORE,就要学会坚强。”——一位资深的TA玩家(好像是牛哥)
背景1core v 1arm
资源1000
陆战地图(非纯铁)
CORE和ARM差不多(参看ARM开局),但是,CORE的开局要低调一些,考虑到大风车往往是速推的牺牲品,笔者更倾向于适当多造太阳能。
在开阔的场地,CORE的建筑要尽量密集,是为了便于防守。在建好“一矿三能量后”,就要选择是车厂还是机甲厂。和arm不同,core的机甲厂和车厂成本差不多,面对速推,core也不需要工程车初期扩张地盘。所以笔者个人倾向机甲厂。
工厂造好后,建议先出一个AK或是一个wesel。因为速推还是持久,决定权在ARM一方,所以CORE必须尽早侦察到ARM的意图,才能决定接下来的计划。AK就是干这个用的:尽量沿边走,到敌方基地,如果看到大量emg,无疑是要速推了。运气好的话,AK还可以干掉一个矿场。有时甚至还能摸到一个扩张中的工程单位。
我们继续按照arm会用emg速推的假设走下去。指挥官建好工厂后要建雷达,之后基地能否守住,就要看雷达屏的操作怎样了。指挥官不要到离基地太远的地方建新矿,在工厂附近有4、5个矿厂就可以了。
CORE的storm是不错的主力单位,但是,2、3个storm是行不成规模的。由于射速太慢, 两个storm和两个emg打是不占便宜的。只有到storm的数量成规模,才能在和等量的emg对抗中占上风。为了初期就形成局部的数量优势,工厂在AK之后要建一个工程单位。在指挥官的配合下,在工厂周围建导弹塔。导弹塔很便宜,射程很理想,射速适中。如果有地形掩护最好,没有就在工厂两旁建,导弹塔不要互相贴着建,也不要太分散,否则会被各个击破。工厂的出口一定要守护好。建议导弹塔建造6个以上。
与此同时,工厂开始生产storm。
对方进攻开始后,不要慌张,尽量用雷达在敌方未到前就开火,周边的矿毁了就毁了,不要太在意,只要不让emg冲到基地里面就好。雷达要护好,没了赶快建。Storm尽量在基地内机动,不要轻易追击或离开基地。
在此最艰难的时刻,指挥官的工作是修理宝贵的Storm,帮助建造导弹塔,资源充足的话可以考虑建一个激光塔。指挥官也可用自带的激光还击,但是尽量不用D-gun!很容易误伤宝贵的废铁。
在挡住两到三波攻击后,地面将残留不少废铁,不用说,赶快在战斗间隙都回收,新的废铁马上会来。有时回收的废铁足够建立新的工厂。
反击的时刻:
当你的基地愈来愈坚固,当你发现ARM每波的攻击的人数没有增加,甚至是开始减少的时候,就到了反击的时刻了。此时的ARM多半因为速推而消耗空了资源,要不然就是久攻不下,开始转为建造攻坚单位和升级工厂。这时的emg已经不再是速推,而是虚张声势的拖延单位了。
此时数数基地里的历次战斗幸存的Storm,这些拥有杀人经验的老手应该有10多个了吧?
果断的出击(一定要确认arm没有在自己周边建等离子炮),沿着emg来的道路向敌基地出击,几个AK开路,Storm群殿后。把刚刚受到的痛苦统统还给arm。此时的emg已经算不上什么了。就算arm匆忙建起其防御工事,也不会在Storm群面前起作用。更何况arm为了建造攻坚兵种升级基地,以及过度速推,此时的金属多半接近0,应该不会有太多东西挡道。
这时Storm群有两种选择:
1、出其不意:趁敌方主力不集中,大胆直入敌方基地核心,破坏工厂,决出胜负。
2、从长计议:先扫清敌方基地周边扩张的大片地盘(应该不会有抵抗),并做出要强攻基地的架势,使敌方主力退回主基地。我方再利用这个机会抢占地盘。将形成持久战局面。
总体而言,CORE初期是很艰苦的,铁矿被毁三四个也是常事。要打赢,更是要一点点运气。CORE的玩家要有所觉悟!
本文只作防速推的参考,要是根本没速推,自然无用。还是那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根据实际情况,一一应对。
祝大家玩得愉快
注释:
本帖原本发表在中国部落联盟论坛的TA专区。后数据遗失,还好我备份了。
其中的一些想法现在看来比较幼稚,不过我还是决定不加任何修改,按照原来的样子发表。
抛砖引玉。呵呵。

hoho,这是很久以前的战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