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兵海战术一直是最有效的战术,之所以TA较其他游戏更体现出这一点,是因为TA更优秀,其他游戏不是不想,而是无法做到。
假定开战的时候我军投入的人数是 M 人,敌军 N 人。并假定我军平均每个士兵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使敌军 p 人丧失战斗力,敌军平均每个士兵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使我军 q 人丧失战斗力。注意要从平均角度和概率角度去思考 p 和 q,这两个数字并不一定是整数,而且可以小于1。p 和 q 实际上就是双方的“单兵战斗力”,和士兵素质,指挥水平,装备水平,地形等等都有关系。
假定在 t 时刻,我军剩下的人数是 m(t) 人,敌军剩下 n(t) 人,那么在这个时刻,敌军被我军杀伤的人数必定是我军此时的总人数乘以其我单兵作战能力,即
dn(t)/dt = - p m(t),
类似地,
dm(t)/dt = - q n(t).
这个微分方程组很容易求解,考虑到初始值 m(0) = M, n(0) = N,方程组的解是
m(t) = ( M - N Sqrt(q/p) ) e^(Sqrt(pq) t) /2 + ( M + N Sqrt(q/p) ) e^(-Sqrt(pq) t) /2,
n(t) = ( N - M Sqrt(p/q) ) e^(Sqrt(pq) t) /2 + ( N + M Sqrt(p/q) ) e^(-Sqrt(pq) t) /2.
其中的“Sqrt”表示开根号。
其实如果考虑到士气等等的因素,p 和 q 同样应该是是时间的函数,但为简单起见本文假定 p 和 q 都是常数。
根据这个结果,我有如下两个定理:
====>> 定理一:我军战斗取胜的条件是 M Sqrt(p) > N Sqrt(q).
这个定理非常容易证明,只要让 n(t) = 0 有 t > 0 的实数解就知道。这个结论说明,如果你的单兵作战能力低,你就必须多带点人,当然这个道理不用微分方程也能看出来。注意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在决定带多少人够用的时候不是看 mp,而是计算 mSqrt(p),这一点如果不用微分方程你就看不出来了。
====>> 定理二:假定我军与敌军的单兵作战能力一样,即 p = q 的情况下,如果 m > n,那么到战斗结束,敌军一个不剩的情况下,我军还剩下 Sqrt(M^2 - N^2) 人,我军总共伤亡 M - Sqrt(M^2 - N^2) 人。
这个也非常容易证明,只要让 p = q, n(t) = 0,就可以计算得到那时的 m (t) = Sqrt(M^2 - N^2)。
这个定理说明了以多打少的优势所在!
很容易证明只要 m > n, 则 Sqrt(M^2 - N^2) 必定大于 m - n,这就是说即使双方的单兵作战能力相等,我军最后剩下的人数也绝对比双方开始的人数之差要多,也就是说这不是敌人一个换我们一个。只要我们人多,就算双方士兵素质相等,敌人一个也换不了我们一个。这个道理本文一开始的时候已经论证过了。
其实我军参战的人数越多,我军牺牲的人数就越少。
比如说双方战斗力一样,如果各出100人,最后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双方一个不剩。
但是如果我军多带20人,我军120人打敌军100,则根据上面的计算,敌军全死的情况下我军还剩 Sqrt(120^2-100^2) = 66 人!你多带20个人,可以少死66个人。
实际上在完全理想的情况下,我军即使只比敌军多带一个人,最后战斗结束也是我军获胜,并且幸存14人!
假定敌军100人,两军单兵作战能力相等的情况下,请看其结果如下:
我军出兵人数:100,110,150,200,300,400,500
我军伤亡人数:100, 64, 38, 27, 17, 12, 10
从图上可以看出,如果我军也是100人,则全军覆没,但是我军只要人数稍微多一点,伤亡就会大大下降。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并不是人越多就越好,如果带200人就已经可以做到伤亡很小了,这时候带300人所起到的作用根200人相比并不时特别显著。双倍于敌军人数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字。
其实从定理一我们还可以看出另一个结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数,一个是单兵作战能力,也就是士兵素质,武器装备等等。现在的人一般比较迷信武器装备,认为提高 p 值最重要。但是我们看到,最后决定战争胜负的是M*Sqrt(p)。如果你把参战人数提高到原来的两倍,你的总战斗力就提高到两倍。但是如果你不提高人数,而是选择提高武器装备,提高士兵素质,那么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你必须把单兵作战能力提高到原来的四倍!
这就是注明的Lanchester方程,是军事学院的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