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黑白棋(奥赛罗)、陆战棋、海战棋、四国战棋、斗兽棋、飞行棋、跳棋、登山棋、五子棋、立体围棋、立体象棋
欢迎补充,哈哈哈。
嘿嘿嘿
晕?!
此系第3楼棋种的详细说明
Raumschach(德国式空间象棋)
Raumschach是一位名叫Ferdinand Maack的德国人在1907年发明的,是供两人对弈的三维国际象棋。最初,Maack设计的Raumschach采用了8个平面国际象棋上下叠置的三维棋盘方案(直到今天,仍有一些三维象棋方案采用了这种棋盘形式)。后来他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如果把叠置的平面棋盘数量减少到5个,把每个平面棋盘缩小为5格5格,这样制作出来的三维棋盘更加合理。于是,流传至今的555棋盘的标准型Raumschach就诞生了。到了1919年,Maack还在汉堡创立了Raumschach俱乐部推广他的空间象棋,这个俱乐部一直维持到了二战前夕。
Raumschach使用的是5个上下叠置的5格5格的三维立体棋盘,这样总共有125个黑白格子。Maack也曾设想过采用四色棋盘,据说可以更容易地显示出“麒麟”(见下)的行棋路线。
对于Raumschach的棋盘,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视角:5个平面二维棋盘上下叠置;5个平面二维棋盘前后叠置;5个二维平面棋盘左右叠置。
Raumschach对阵的黑白双方各有7种棋子20枚,它们是:王1、后1、车2、象2、马2、麒麟2和兵10。
车(Rook):每步可沿格子按纵、横、竖三个方向直线行棋,距离不限。
象(Bishop):每步可沿同一个平面内的斜格子行棋,距离不限。
麒麟(Unicorn):每步可沿与整个棋盘的四条大对角线平行的斜格子行棋,距离不限。
后(Queen):把车、象和麒麟三种棋子走法合在一起。
王(King):类似与后的走法,但每步只能移动一格。
马(Knight):走法是先直行一格、然后斜行一格,两个格子须在同一平面中。
兵(Pawn):Raumschach中的兵的走法比二维平面象棋中的要复杂。白方的兵每步可以向前或向上直行一格,黑方的兵每步可以向前或向下直行一格;白方的兵可以吃掉前方对角格子里的敌子,或吃掉前上方对角格子里的敌子,黑方的兵同样可以吃掉前方对角格子里的敌从,或吃掉前下方对角格子里的敌子。但是,Raumschach的兵不能象二维平面象棋那样第一步走两格,也不能吃过路兵。Raumschach的兵走到离其初始位置最远的棋盘另一端时,就可以升格为后、车、象、马或麒麟等棋子。
Raumschach开局前棋子的摆法。按照Raumschach的记谱法,通常把Raumschach的三维棋盘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分别标为A、B、C、D和E层。
(注:以下所有“无”代表空格子)
黑方棋子摆法是:
E层
车/马/王/马/车
兵/兵/兵/兵/兵
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
D层
象/麒/后/象/麒
兵/兵/兵/兵/兵
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
C层
全部为空格子
B层
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
兵/兵/兵/兵/兵
象/麒/后/象/麒
A层
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
兵/兵/兵/兵/兵
车/马/王/马/车
Raumschach棋盘中A、C、E层的四个角格都被涂成黑色,而B、D层四个角格则被涂成白色。
我小时候玩过一种叫“海战棋”的,不知道有谁听说过?
飞白冒泡了?
我还玩过一种海陆空战棋,可惜现在规则全忘记了。
[
是两个好地方。
[
玩过,不过后来我和同学因不喜欢那张棋盘,干脆改成在陆战棋盘上下了,哈哈哈。
[
我记得海陆空战棋盘中央没有岛,但有一片海洋,有两座大桥横贯。
现代战棋倒没玩过,是那种有“原子弹”的棋吗?我见过一种每方25个子,有一颗“原子弹”的。但没玩过。
[
看起来很复杂,下起来的话,规则更加复杂吧?
[
是啊,这个海战棋也是从陆战棋变化过来的吧,有很浓的陆战味道,不过,比陆战棋更多一些变化,我现在还基本记得它的棋子名称、数量、以及大体的规则。但是它的棋盘记不太清楚了,不过同陆战棋的棋盘大同小异。
[
哈,你说的就是我曾玩过的那种,那是84年的事喽。
有“原子弹”的棋其实我只在解放军画报上见过新闻照片,嘿嘿。
[
这种三军战棋在规则上似乎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空军不够强,海军一般,还是陆战棋的一套占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