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观察:
生产速度=(单个工程兵生产速度x工程兵数)/生产效率
质量和能量源剩余都不为零时,生产效率为100%,(这时居然不显示100%,但效率确是100%…)
质量和能量有一者剩余为零时,生产效率=该能源生产速率/该能源消耗速率
二者都剩余为零时,效率取比值低的那个
用能源储备箱连接对应能源生产建筑能提升这种能源的生产效率,最大提高50%(感觉有点夸张…高了些)
按这些设定我认为将生产效率控制在90%-99%内应该是最佳发展速度了,先发展能源再发展兵力的话发展效率并不高,能源过剩时,多余的会浪费
但是拥有大量能源储备能即时的针对对方战术来转型兵种结构,进行战术转变
突然想到为什么游戏设定里质量和能量不符合"质能等价原理",也就是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总价值量必定不变
想不通能量发生器的能量从哪转化来的 ,居然是无消耗质量无限生产,没必要做这么假吧
如果理解为生产时注入质量预存来转化, 那它应该有生产时间限制
如果理解为ACU维持时的空通道中的质量作为媒介传输 ,感觉太假了 ,通道不可永久能维持稳定 ,随时会爆发 ,就像ACU传送时的爆炸…
按质量发生器最大效率里的价值比:1单位质量=1500/36单位能量 能量发生器消耗的质量不可忽略不计,谁能给个资料或解释
T4里为什么不加入个质量-能量互化器,按那时的科技,应该没困难,这样就可以按即时的需求获得能源,改进一下岂不更加有科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