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指挥官教习-CORE十八战

0.战略目标:摧毁敌方的经济中心。
0.jpg

1.按照对上头思想的正确理解,本战区也会是开场时敌我势力对比悬殊。虽然我觉得这样很不对劲,为了如愿完成整个教习还是应该继续:以本战区的情况介绍兵力来源。
那么,开始罢。
基础侦察完成后,得到了需要的战场情报:
己方本岛附近的潜艇贼多,带形容词的多。
但那些潜艇都是围着本岛的,稍远地方便没敌方深海单位了。
各个不在己方领地内的岛屿上都有重型激光塔组成的防御阵地。
己方的起始经济非常落后。
敌军用来主动进攻己方的单位数量为零。

2.一下海便出兵力来源–船厂。
接着出可增加兵力来源的工程船舰,但它的意义不仅为了增加兵力来源,马上可以看到多工程单位的意义。
但战场指挥官的面前便有当务之急,那个潜艇太徨心了,而己方,马上要被逐上岸了。在没有马上搞出录属深海战场单位的情况下。

3.因此开始建造鱼雷发射装置准备抵御潜艇的进攻。
不过又新出现一个问题,并且是很明显无可奈何的情报,现在没金属。
由于没金属,直到船厂被射沉,己方的鱼雷装置也没能进入可开火状态。
在当前,作一假设。若己方仅有一单位拥有生产力–自然是指挥官自身,己方便只能上岸或重新建造船厂了。
被敌方潜艇盯着时回收残骸,和维持鱼雷装置的建造状态是两回事,虽然指挥官很强悍,但没有长三个胳膊,也没办法同时做二件事了。此时如果有第二个工程单位用在回收残骸上,那么鱼雷装置可以顺利完成,也便是指挥官可以维持住此海区的情况了。
简单的一句话总结是,第二个工程作用巨大,它使己方能继续行使争夺领海的权利。
事实上,拥有更多的工程时,相当于是指挥官拥有更多的触手了,同时也可以干更多的事了。
每一个新生产出的工程单位都提供了一个新选择。最起码的,工程数量要够用,或认为是需要干什么时应该造足够的工程以保证干得到。
保证工程数量够用的最简单且合理有效的方法是,造很多工程,那样总是没错的。
对比单位造价和对实际战场的影响可以发现相同科技等级的单位中,一个工程单位总要高于一个战斗单位的战略价值。

4.当一个单位身旁有工程单位时,它的战斗力可以指数倍数的增长。
比如上图中,指挥官不断在鱼雷装置附近摆放新的建筑,使得敌方潜艇还击来的鱼雷都撞上了新建筑的框架,也教己方鱼雷装置连续灭掉了三个潜艇没损血。
如果这样算是微操,那还真管用? /:^]

5.但微操不是指挥官赢来胜利的快捷方式。
由于敌军潜艇的视野问题,己方的工程单位,或者说,经济来源。准确的称为 进行跨阶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来源,幸存下来了。
而敌方潜艇的战略失误,直接使得己方在短时间内便可由开场时稀薄的生产力扩展到勉强可供给支出了。
己方能到此地步完全靠着跨阶经济发展,而进行跨阶经济发展的唯一方法是建造经济。还有,建造经济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工程单位进行生产活动。

6.随着经济的崛起,不知不觉已有了开始计划进攻行动的资本了。
没什么需要顾忌的,开始发展纯正的兵力来源罢。
通过简单的战场记忆罗列,可以想到敌方完全没有移动单位的,全部敌方都是点防御,而在适合CORE T2战列舰攻击的各种目标中,点防御是最轻松的目标。
那么要开始建造T2战列舰了

7.若是把骑领头骆驼的指挥官忘了,现在的经济阶段可能还需要多一倍的时间才可能发展到。
海面上发展潮汐经济的同时,指挥官在陆地上暴力得建造了足够的转换装置,而此举减少了跨阶发展的一半时间。
指挥官自身在此阶段–指初期–才是最重要的工程单位。比起指挥官,普通工程单位的生产力要少很多。
不过在数量只有一个时,工程单位也没办法扛起经济需求。只有用它们,用一大批工程才能作为经济支柱。在初期对跨阶发展极其重要的指挥官,到了经济需求增加到庞大的程度时作用不明显了,而且,那种对比才当得上影响式微。
工程单位的数量是评价一个阵营的势力情况,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而评价一个阵营的势力只有三个标准,较详细的说明在简介[环境]的战区。

8.不过当前势力对比得到的分析报告更需要注意:
敌方潜艇数量依然多到不得了。己方的战列舰开工了。但没有闲暇金属耗在与用来战列舰配合的单位上。
特别的,当工程的位置卡在某处时,在它附近摆放的建筑,会按纳米喷头的最大长度来建造。
更有趣的是,在实战中你真会碰到一些用到此细节的事件,如正在加速生产的工程单位可以突然在周围建造一些防御,而不是被围在原地白挨炮弹。

9.指挥官的D-GUN是最好的东西,一炮D-GUN只需要400能源,而任何单位的造价都是高于400能源的,也即以D-GUN随便射一单位都不吃亏。
当潜艇位于浅水区时,也即位于近陆地的坡型水域时,此时在水边的指挥官D-GUN便可以击穿水中的潜艇。
需要注意的是,潜艇在水中,因此需要注意水面的折射,当射出D-GUN时,射击目标要应比潜艇所在位置低些。
类似的,带有爆炸的武器,即带有范围伤害的武器,也可以攻击到移动入浅水的深海单位,因此当岸边有离子大炮之类时,也可以试着轰水下的潜艇,当然攻击效果差D-GUN远了,只是吓唬人很好用。 /:^]

10.嗨嗨,己方当前有几个工程?
需要翻之前的战场截图便说明你在胡思乱想了,对指挥官而言,没有微操的必要。上面二段是轻松一刻而已。 /:^]
由于敌方主力是大量的点防御,战列舰独力便可以全搞定了,当然,前提是指挥官给战列舰提供了良好的视野优势。
要提供视野优势,需要另外一个兵力来源了,飞机场的侦察飞机值得一造了。
但依当前的情况而论,造飞机场的想法还包括另外一些考虑。

11.返回正题。
在有水域的地方,总是可以进行跨阶经济发展的。
注意本段的战场截图,海面声纳关闭后每秒提供了8能源。而它除以的结果是3。也即它的除以结果相当于每秒采集32能源潮汐能。
声纳配戴的小型能源采集装置利用的是水的分解过程,虽然分解水当前没办法弄出更大产量的能源采集器,但利用关闭着的声纳也基本上足够跨阶经济发展的需求了。
在拥有水域的战区参战,应该首先对潮汐能的潜力进行侦查,若除以结果比不上3,那么建造大片的声纳然后关闭它们便是更好的能源来源了。

12.偏题:
当前要务,以侦察飞机拓展出视野,然后派战列舰轰干净距己方最近的小岛。
同时,如果可以做到的话,那更好再造一艘战列舰。

13.已经不必要忍晃来晃去的潜艇了
没有防空单位保护的潜艇只是残骸而而已,它们要被T2 鱼雷机结果了。
由于科技层次的限制,为了得到鱼雷机必须建造拥有对应生产能力的T1工程飞机。
工程的作用也在此,它们是科技的提供者。
当需要建造录属某个战场的单位时,必须首先拥有对应生产能力。
工程单位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生产力,可生产的单位种类,纳米喷射距离,应该不断注意相关的情况并进行对应工程的生产,源源不断得建造。

14.偏到前线战争。
一场歼灭战后有了好残骸,因此立即需要回收计划了,而最适合回收安全区域残骸的还是工程飞机。
它们速度快,移动灵活,到处都去得了,回收效果最高。当可以保证残骸区域的安全时以工程飞机作回收单位是最合理的。
不要忘了,工程飞机的后勤速度能力有很大作为。部署防御抢占残骸区,临时补建防御也是工程飞机的责任。
但是,当在真正的前线需要回收时,则必须派遣工程坦克了。
工程坦克拥有不错的护甲,在敌方的火力之下可以回收到更多的金属,并且工程单位在残骸群中可以被残骸保护住,主线射击的武器会被残骸挡住。而工程单位的护甲也同时给前线战斗提供了后勤护甲支援。

15.继续清岛计划。
清理计划没完成前军队是不需要回调的,在此战区任何一个区域都算得上敌后方。
前线战斗的基础规则,回调冲入敌后方的单位群极可能失去优势机会。

16.被鱼雷机砸死不少潜艇了。
若是没有跨阶发展,当前的鱼雷机、战列舰、T2工厂全都是海市蜃楼,甚至于当前能否继续在战场战斗也未可知了。
而足够的工程数量,在合适的情况下给与己方的资源和战斗单位优势是极其明显,并极其有效的。最起码,指挥官下本岛附近的滨海时不会被吓上岸了。 /:^]

17.不要忘了不再需要深海单位时改变生产的队列。
不合时宜的单位种类会造成一些影响,但经济和兵力来源有差距时那种影响不十分重要
但单位种类的错误既很容易避免又能够增加局部控兵的筹码,所以消耗一点时间用在单位种类选择上是值得的,并一定比不断摆放建筑保护某个东西更重要。

18.在经济扩大时,通常也需要扩大兵力来源,以及被简称为经济来源的经济扩展速度。此是基础经济管理,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完成此控制,当为了做到此控制而需要放弃一些局部的控兵时,那么必须放弃局部控兵优势而去完成兵力来源和经济的扩展。
回到本战区的主题,工程单位是进行扩展的必要单位,没有工程单位谈何扩展。因此即便是放弃局部控兵优势,也必须保证建造出了足够的工程单位。
不过为此而放弃什么的情况很少出现,基础经济的规划是很简单的,通常一次基础经济规划只消耗十几秒的时间。

19.没什么难度,没耗去什么时间,己方的舰队强金属多,势力对比从谷底一跃到绝对性得优势。
而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指挥官,以及二个舰船工程。 /:^]
把基础经济发展命名为跨阶发展的缘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