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轻武器爱好者
前言
黑色的枪身,慢慢地抵到了额头上,放在板机上的食指也慢慢的加重了力量,时间彷佛
冻结了,只有自额头流下的汗,慢慢地流到了
下巴
上,等待着惊天动地的枪声…。
「卡!」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回汤在空洞的建筑物内。「这次就算了 ,但不能再有下次,
解散!」恐怖份子领队冷然的说道。
在机场安全主任的房间内,男主角气急败坏的向安全主任说道:「那不是一群普通的小
毛头,他们拿的是最新式的塑胶手枪,那一把
手枪
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你的月薪。」「我的月薪只怕是你想像不到的。」 安全主任悻然道。
「哦!是吗」男主角不以为然地…。
相信看过「终极警探2」的读者们对以上的电影情节并不陌生,而片
中一直提到的塑胶手枪就是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主角――葛洛克 (Glock)塑胶手枪。
发展与起源
事实上,在众多的各式现代自动手枪中,Glock算是蛮年轻的,Glock
的发展最早是在1980年,当时Glock的发明人盖斯顿.葛洛克(Gaston
Glock)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一份奥地利军方所提出的新式军
用手枪规格需求表,在这份需求表中提到了奥地利新一代军用手枪的 规格:
1.口径为9mm。
2.弹匣装弹量不得少於10发。
3.重量要轻。
4.使用寿限不得低於1万发。
5.在正负40℃以上温差的环境下不会影响机件操作。
这份规格表引起了当时Glock先生的兴趣,他开始收集各国现有手枪
性能需求与现行使用的军用手枪资料加以分析、比对,并设计出一把
能符合上述要求的手枪,几个月不到,第一把Glock原型枪便问世了
,但性能并不理想,经过改良之後,Glock先生满怀信心的向奥地利
军方介绍这把手枪,可惜并未受到采用,不死心的Glock先生继续向
北约各国推销这把革命性的手枪,当时的他,并未想到这把枪会在日 後造成震撼。
终於,挪威军方首次采用了这把新设计的手枪,当时挪威军方采用的
理由想当然地单纯,因为在酷寒的极地气候下,塑胶要比金属来得稳
定,也较不致因冷冻的金属枪身对手指造成冻伤。但在稍後的使用与
测试结果却发现,这把新手枪的威力,稳定性与耐用程度各方面的表
现竟然都好得出奇,於是其他北约盟国也纷纷购入测试,在经过严苛 的测试後,北约
所有标准皆能符合,Glock成为继FN
HP手枪、SIG P220系列、P230、贝瑞塔M92手枪等手枪後,另一把北约盟国指定使
用的制式手枪,自此,Glock名声大噪,业务蒸蒸日上。
1983年,Glock正式登陆美国,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枪械自由买卖市
场中,Glock的抢滩,造成了一股不小的旋风,首先是媒体报导这把
「全塑胶化」手枪能躲过机场的X光检验器与金属探测器的侦测,恐
怖份子能带着它自由进出机场而不被察觉;又说塑胶强度的不足,会
在射击时造成膛炸伤及射手等种种传言,使得Glock手枪的争议引起
了世人的注意,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开始注意到这把奇特的塑胶手枪。
而对Glock公司而言,这实在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媒体的大量宣传,
不但使Glock一下子就打进竞争激烈的美国手枪市场,而且跃居十大
畅销手枪排行榜,而在世界各国的测试结果,更是锦上添花,包括我
国在内超过20个以上国家的军、宪、警、特勤与保安单位采用此枪为
贴身武器,转眼间,Glock手枪成为炽手可热的抢手轻兵器。
矛盾之间
想必各位同好都晓得,愈来愈多的塑胶、陶瓷、复合材料、碳纤维等
质量轻、高强度的先进材料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了,各式各
样的军用装备更是大量采用此类材料,无论战机、发动机、反应装甲
,甚至连小小的手枪也大量采用塑胶,Glock的受欢迎与时势流行合
成材料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先进的材料学并不能改变物理学
定律,Glock的成功原因之一,在於大量使用塑胶制造枪身结构,整
把枪的质量大为减轻,但子弹还是一样,射击时的後座力业并没有减
少,相反的,由於枪身结构材料变更所导致的质量异动只会使原先由
枪枝质量吸收的後座力,转嫁到射手的手臂上,而这也意味着,同样
的子弹,质量轻的枪枝後座力会较大。Glock先生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如何克服呢?
前面提过Glock手枪是Glock先生在参考各国军用需求与现行手枪比较
後所设计出来的一把手枪。但事实上,Glock却是一把完全重新设计
的手枪,为了符合使用革命性材料来制造枪身,Glock手枪的结构设
计不但匠心独具,更大量将概念转换为实用技术,以下就分别介绍:
枪机
每个人拿到Glock手枪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怎麽这麽轻?」第二个反应就是「击槌在那
里?」没错,无击槌的枪机设计正是Glock外观
上与
一般手枪最大的不同。那Glock是怎麽击发的呢?
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利用板机的扣压力压缩击针簧,再利用弹力推动
击针,击发子弹,如此而已。说来再简单不过,但事实上为了造就如
此「简单」的过程,Glock所下的心血着实可观,他设计了一套复杂
的连 ,利用插销,连 与弹簧的结合构成了Glock的板机与枪机连
动组合。在这套系统下,当压下第一道板机的同时,板机联 立即作
出解锁反应,而继续施压扣板机向後压时,板机连同连 便顺势向後
运动,而位於虎口的另一组连 则会将板机连 略向上推动,此时位
在板机连 後方的凸出物便会向上推开击针销片,并同时将击针簧向
後压缩,在此同时所有的扳机在临界状态,一旦扳机扣压至定位,扳
机连 向後延伸的距离超过了虎口的连 所能承接的范围,扳机连
便会向下落,而获得释放的击针簧便会带动击针向前推进,击发子弹
底部的雷管进而引爆弹壳内的火药,推出弹壳,完成射击动作,整个
过程虽然说来复杂,实地操作时却只是一眨眼的时间而已,而如此的
设计使Glock所需的零件大为减少,比起一般传统自动手枪来,Glock
的零件数大概只有传统手枪的1/3而已,对於後勤补给与维修保养上 简便了不少,这也
是北约采用此枪的原因之一。
上节套
就外观上看来,Glock手枪相当地短,除了德国H Glock大概算是所有复动(Double
Action)扳机军规9mm自动手枪中最 短的了,如此做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节省原料,
另一则是为了减少
後座力造成影响。怎麽说呢?试想,滑套短,代表滑套的动作距离也
短,距离短,所需时间自然就短了。因此短滑套的设计不但使退壳/
再上膛的时间缩短,而在射手感到後座力之前子弹即已射出,准确度 自然就高了。
另外,枪管部份的设计也是不能不提的,与其他传统手枪不同的,
Glock手枪采用呈内六角裁面的枪管与阳膛线(Flutes)设计,如此的
设计不但可延长枪管的寿命,对於精准度的提升也有莫大的助益,因
为一般的枪管是以子弹「塞满膛线」,而阳膛线的设计却是使膛线「
咬住子弹」,那又有什麽差别?嘿!这差别可大了,传统的设计会使子
弹顺着膛线的旋转方向继续旋转前进是没错,但是,子弹从完全密闭
的枪管中,一头「撞」进980毫巴的大气压中,势必会影响准头,而
阳膛线则不然,当阳膛线咬住子弹後,在弹头与枪管之中会有一段距
离而非完全密合,在射击时,弹头的移动就会使原先的间隙产生空气 对流,这种现象
我们可以称之为「乾润滑(dry
skids)」,而当子弹 脱离枪口进入大气的那一刹那,原先的气体对流可以使子弹进入
大气
那一刹那的「气磨效应」降低不少,对准确度的提升自然不在话下。
据Glock厂表示,在测试时曾有连射10万发的纪录,而在最初4万发的
精准度上都是无可挑剔的,由此可知此项设计的优点,这个设计的另
一个优点就是对减低後座力的方面也有所帮助,可见当初设计此枪时 ,Glock先生真是
下了一番苦功在里面。
人体功学
就笔者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认为最适合东方人使用的9mm自动手枪,
是德国鲁格(Luger)厂在1908年推出的P-08系列手枪,原因之一是因
为它的握把极细,适合体形/手掌都较小的东方人握持,另一个原因
就是P-08的握把与枪管(或者说是瞄准线)的夹角呈95°,因此当你一
拿到P-08举枪试瞄时,你会发现手腕部份很轻松,自然的将手一伸,
准星与照门也会自然的连成一线,瞄准、射击,再瞄准都能很自然的
完成。而Glock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握把与枪身夹角也做了一
些努力,与一般传统手枪比较起来,Glock手枪的夹角显然大了许多
,这也是Glock的独特之处,因为世界上最好的避震器就是人体的关
节,而前面提到的各项设计虽然能带走一些射击时的後座力,但绝大
部份的後座力还是必须由射手在吸收强大後座力时手腕不至受伤,瞄
准时也更能得心应手,虽然Glock也是采用双排给弹的设计,但整个
下节套与握把是一体成形,与一般手枪的金属下节套再加上握把的设
计要小,因此Glock的握把比一般双排给弹手枪的握把小,也更适合
射手把持,笔者个人以为,这是Glock手枪相当优秀的设计重点。
实弹测试
这次笔者是应好友许耀曦之邀,协同本刊日本特派员王清正等一行人
前往测试许先生代理之一系列防弹产品。此次测试的对象包括了 2件
防弹背心与一项美军现役的「德国佬」凯夫勒(Kerlar)防弹头盔,参 加测试的枪枝有
以色列的UZI冲锋枪、义大利SPAS
12霰弹枪与今天的 主角――奥地利Glock 17手枪。
由於许先生与宪兵单位颇有渊源,因此当笔者一行人抵达营区,队长
即热烈地表示欢迎之意,并随即提供9mm子弹与12Gage散弹各一盒供
测试用。枪枝、子弹备便後,队长随即带领2位教官引导笔者一行人 前往靶区进行测试。
在正式测试之前,笔者身上恰巧带了一把日本MGC厂所生产的Glock
17玩具手枪,於是立即拿出与真枪作一比较。当2把枪摆在一起时,
笔者与在旁的教官都不禁发出一声惊叹,因为若非事先得知,2把枪
在外观、形状、色泽、大小上都几乎一模一样,日本人在制造玩具枪
的外表上显然下了一番苦功,而且由於真枪与玩具枪的外壳皆是以塑
胶射出,一体成形,光凭肉眼要分辨其不同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当笔者从相机的镜头中看去时便发现了一个极大的不同点:此次 测试的Glock
17已在部队中服役了一段时间,因此在握把的虎口部位 与上节套的节卡笋部位有着相
当的磨损,尤其是虎口部位,长时期的
把持下,原本粗糙的枪身表面己被磨得光滑亮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而笔者所带去的玩具枪则是全新的,外观上连一丝刮痕都没有,更
别提会有任何磨损情形发生了,这是外观上一个很大的不同,而在随
後的拍摄过程中笔者又发现了几处真枪与玩具枪不同的地方,这些地 方分别是:
1.玩具枪的枪管有刻字,真枪无。
2.玩具枪的上下节套皆为黑色塑胶,真枪的上节套则为灰色金属, 色泽上有很大不同。
3.玩具枪的照门与准星较大。
4.玩具枪没有枪枝编号,真枪则有。
GLOCK 真假大对决,您看得出何者为真枪、何者为假枪吗?
在作了一番比较之後,队长先向我们讲解了枪枝使用与靶场上的一些
应注意事项,虽然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条文,但也不自主地使笔者一
行人领悟到,这次不是玩具枪了,这些可都是真枪实弹的玩意儿,马
虎不得。在讲解说明之後,接着是队长亲自上阵,示范了3种不同枪
枝的使用与操作,并且各射击了几发後,由於安全士官来通知有队长
的电话,因此在交待了一旁的教官几件应注意事项後,即向笔者一行 人表示因公务繁
忙,无法继续陪我们後,匆匆离去。
在队长离去後,笔者一行人正式进行测试,测试的项目是在5m的距离 内以Glock
17射击,然後查看防护性能,首先上场的是参照国军标准
制成的防弹背心,正反两面皆以14层凯夫勒布料制成,外覆以虎纹迷
彩布,一切准备就绪後,先以14层(即单件)测试。「砰!」背心上出
现了一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弹孔,翻开防弹背心,背面也有一个相同
的弹孔,而原先垫在背心後的木板也有一个较大的弹孔,笔者心里面
很清楚,这一发是完全贯穿了。在写下对照数据并拍下相片後,改用 28层(即2件)进行
测试。
「砰!」又是一声枪响,这次背心上出现了一个较明显的弹孔,在第
二层背心的後方出现了一个大约10元硬币大的弹孔,而後方的木板则
出现了一个拳头大的洞,仔细检视後,发现此次子弹并没有贯穿,而
是停留在第24、25层的凯夫勒布料间,背心与木板上的破洞显然是因
为防弹背心虽然挡住了弹头,但弹头的冲击力却依然冲破了背心外的
迷彩布料与木板。不过笔者心中依然有一个问题,28层的防弹布料,
照理讲应该防护力蛮够的才是,怎麽会如此的不继呢?後来在一个偶
然的机会与本刊特约撰述孙铮先生提及此事,并出示了当时现场的照 片与弹头仍留在
里面的防弹背心,才得到了答案。
孙先生告知笔者,当天笔者所测试的防弹背心内所用的凯夫勒布料既
没有经过「黑魔法」处理,也没有适当的缝线区格,防护力自然就大
打折扣了,因为防弹背心的防弹原理是,以强韧的高张力防弹布料吸
收子弹因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动能,加上弹头旋转与本身质量加速度所
形成的冲击力,而仅靠布料本身是很难达到上述标准的,因此,一般
的防弹布料都会以黑魔法处理来增强表面张力,并以特殊材料的缝线
加区格,以增强布料本身的应力与延展性,藉以阻挡子弹的冲击,而
这次笔者所测试的防弹背心仅是将14层防弹布料的边缘缝成一块,没
有黑魔法也没有缝线区格,防护力自然就低了。而另外的一个原因则
是使用了Glock手枪。前面提到Glock与P-08的握把/枪身(瞄准基线)
的夹角比一般的自动手枪来得大,而这也意味着弹匣与枪管的进弹角
度也会增大,而Glock手枪为了解决此一难题,在弹匣口与枪管/药室
间的进弹唇角度作了相当的调整以配合枪枝整体的设计,但也正因如
此,Glock手枪必需使用特殊的泪滴型9mm子弹,这种子弹与一般9mm
子弹的最大不同在於弹头较尖,弹颈也向後作了延伸,以配合Glock 特殊的进弹角度。
而使用这种泪滴型子弹的
Glock手枪在射击时所造 成的穿透力远比同级的9mm手枪来得大,换句话说,我是拿了
一件防
护力不足的防弹背心,却用了一把穿透力超强的手枪来射击,结果就
是这样。听了孙先生的这番解释,心中问题总算有了答案,也恢复了 对防弹背心的些
许信心。
在虎纹防弹背心之後的是一件仿美军越战时期标准制作的草绿色防弹
背心,该背心的正反两面使用相同材质的凯夫勒布料编织而成,强度
相当於8~12层的凯夫勒布料,结果也是难逃被贯穿的命运,换用2件
相当於24层防弹布料进行测试,还是被贯穿,此时笔者心中对防弹背
心的信心全失,灰心之馀,拍了照片之後便只在一旁观看,接着测试
的是美军现役的防弹头盔,射击一发後的结果是――它挡住了!原先
大夥都以为是头盔的曲面削减了子弹的贯穿力,但是接着下来从正面
、侧面、後面与正上方的不同角度测试後,这顶德国佬头盔竟然全部
挡住了。不知这是否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个千古悬案的答 案呢?
在测试完该测试的东西後,子弹还剩下一些,笔者立刻向教官提出试
射的要求,教官答应了,走到火线後,教官递给笔者一个装了5发子
弹的弹匣,Glock的弹匣除了弹簧与子弹外都是塑胶制成的,因此即
使是装了5发子弹後的弹匣,拿在手上依然是轻的可以,装上弹匣,
拉滑套将子弹上膛,这时笔者心中暗骂「被骗了」,因为Glock 17的
上节套整个是以金属制成,与传说中可以逃过金属探测器的「塑胶手
枪」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过骂归骂,我还是很专心的准备射击,压
下第一道扳机也同时解开了手枪的保险,此时的Glock呈备射状态,
我深吸了一口气,在将这口气呼出了差不多2/3後,扣下第二道扳机 ,击发第一颗子弹。
「砰!」「哇呜!」第1声是枪声,第2声则是自笔者口中所发出的叫 声。Glock 17的
後座力太强了,虽然Glock
17是一把9mm手枪,但後 座力之强并不亚於45手枪,一旁的教官脸露微笑,以颇为谅解
的眼神
看着笔者,彷佛是在说「没关系,第一次都是这样的」,可是我心中
实在不服,再怎麽说总是玩了2年的45手枪,虽然退伍至今已有一段
时间了,但是当年的功夫总不致於全搁下了吧!握紧手上的枪,「好
样的,咱们再试试看」笔者心中说道。接下来的4发笔者都能较稳定
的掌控这把革命性设计的Glock手枪,下了火线,一行同来的伙伴们
也一个个上场试枪,笔者在一旁观看,一边暗自窃笑,因为我的表现
并不是最差的,而且在控制枪枝的上扬角度上还算是不错的哩!看来 服役的2年期间所
下的功夫还是有点用的。
至於Glock 17的後座力为什麽这麽强?因为这是Glock手枪的特色,
在本文前面曾提到Glock的上节套是以金属制成,而下节套却是塑胶
射出一体成形的,在配重上原本就不怎麽平均,再加上超短的上节套
在受瓦斯推动作复进运动时质量/位能的转换,无法由枪枝本身的质
量加以吸收,只好原原本本的转嫁到射手的手臂上来啦,这就是为什
麽Glock手枪後座力会如此强的原因,因此笔者在此衷心的奉劝各位
读者,以後倘若各位有机会射击Glock手枪时,千万要注意後座力的 问题,以免误伤手
腕,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在靶场上还有UZI冲锋枪与SPAS 12霰弹枪,笔者也都分别试了
一试,UZI冲锋枪名闻暇尔,各传播媒体与电视电影早就介绍的淋漓 尽致了,笔者在此
就不便多舌,不过SPAS
12倒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种电影中经常可见的武器是笔者此行的另一个额外收获,
SPAS
12枪身相当的轻,与M-16差不多,但由於SPAS 12体积庞大,任何人
一看到都会以为这是一把很重的枪,而等到真的拿起它时,就会觉得
轻的有点离谱了。而众所皆知的,霰弹枪之所以叫霰弹枪就是因为它
所发射的子弹并非一颗子弹,而是「很多颗」,因此霰弹的每一颗单
一子弹或许不足以致人於死地,但霰弹枪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点」
对「面」武器,倘若不被打中,那也就罢了,一但被打中则绝不只一
颗,而也正因这种特性,许多军、宪、警的特别行动单位都喜欢使用
这种「不需瞄准,举起来就打」的武器来担任斥候或攻坚任务,原因
就是这种武器未必会致人於死地,却能使对方丧失行动能力,进而保 护自己不受到对
方攻击的武器。
笔者这次的目标是一个运动饮料的易开罐空罐,将子弹塞入位於枪管
下方平行的弹仓後,拉动位於前护手下方的帮浦滑套,将子弹上膛,
并将保险切换至半自动的位置,希望能藉助枪机的复进运动抵消一些 後座力,因为印
象中霰弹枪的後座力似乎都蛮大的。
注:SPAS 12可选择手动帮浦退壳的传统霰弹枪操作方式,也可选择
与一般自动手枪相同的自动退壳/上膛的半自动操作模式。
试射 SPAS21 霰弹枪
「轰!」在眼前的硝烟与耳中的巨响告诉我,子弹己经打出去了,奇 怪的是我却没什
麽感觉,SPAS
12的後座力并没有想像中的大,相反 地,SAPS 12的後座力仅介於M-16步枪与M-14步枪
之间,蛮容易控制
的,只不过由旁人看来却不是这麽回事,原因依旧出在枪身的质量上 ,12 Gaga装药的
霰弹经由一把不到4kg重的SPAS
12发射时,枪口上 扬的程度让所有人都误以为这是一把後座力强,不易控制的枪;在
扣
扳机前的我也是这麽认为,不过真正射击过才晓得其实并不是那麽回
事儿。至於那个被当作目标的空罐,真的是只能以「体无完肤」来形
容,笔者敢断言,如果被打中的是人,那麽这位仁兄就算不死,恐怕
这一辈子也不会有什麽作为的成为一个废人,或许这就是为什麽有那
麽多人反对枪枝开放管制的原因,虽然笔者是一个爱枪如痴的人,但
也并不赞成在现阶段开放枪枝,因为笔者认为现阶段国民的用枪观念 并不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