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为什么不如星际普及?

在游戏素质上明显高于星际的TA为什么不如星际普及?
(对于TA和星际的比较有质疑的首先我希望你玩过TA。。。。。)
问这个问题的人太多了,所以干脆开一主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电脑游戏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入手。

一,网吧的出现

网吧(因为没有互联网功能而只有局域网功能,所以当时的网吧只能称其为电脑房)刚刚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出现是在1997年。
数量较少,集中于商业街,价格昂贵(10元/小时,1997年你的收入相当与现在的1/3),机能较差(即便相对与当时也是这样),只有红警,仙剑等少数几个游戏。
普通群众尤其是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游戏娱乐消费的绝对主力)在经济上根本无法承受。

二,红警的时代

1998年是网吧(电脑房)迅速扩张的一年,随着个人电脑的降价,网吧开始走近大众。当时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大中城市都可以看见网吧的身影。
传统的街机受到巨大冲击(当然这是题外话,但是间接地说明一个新兴的娱乐消费形式即将形成)。
在这一年中,一个游戏的名字以惊人的速度在玩家群中传播,那就是红警。走进任何一个网吧,每一台电脑上显示的都是同一个游戏,红警这个名字在当时一度是即时战略游戏的代名词。
红警的成功得益于很多因素:国内网吧普及的大环境,较低的硬件要求,就当时来说不错的游戏性和联机对战功能使得任何玩家都没有拒绝它的理由。
红警的普及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
第一,它使得一种新的娱乐消费模式出现(很遗憾,也淘汰了另外一种)。
第二,它在中国玩家心中第一次植入了联机对战的概念,并为电脑游戏竞技化打好了群众基础。
第三,它是中国电脑游戏中的第一个全民游戏(之前拳皇一直牢牢占据着霸主地位)。

三,星际的时代

如果说1998年是属于红警的一年,那么1999年毫无疑问是属于星际的一年。
星际在中国的普及和红警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同样是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的网吧,较低的机能要求,优秀的游戏品质和强大的联机功能。星际重现了当年红警的盛况。(尽管如此由于机能的因素,星际在国内的普及还是比国外晚了整一年)。
和红警不同的是此时的国内又出现了新的有利因素。
1,1999年是国内个人电脑普及最重要的一年。在那一年许多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已经有能力将个人电脑搬回家,这意味着电脑游戏将不再是网吧的专利。
2,国内互联网开始普及,联网对战开始出现。
3,电子竞技开始立项。
星际有着比红警更为优越的国内环境,它也如愿搭上了这趟顺风车。

三,不为人知的经典——TA

1997年发布的TA直到1998年才引进国内,当时杂志媒体曾进行过集中报道。
遗憾的是当时TA对电脑硬件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无论是网吧还是个人电脑都无法流畅运行。尤其是网吧,虽然是当时几乎最完美的即时战略游戏却因为对硬件的苛求使得几乎所有的网吧都难觅其踪影。当时个人拥有电脑率并不高,失去网吧这块阵地,TA对星际,必败无疑了。
而等到1999年,乃至2000年,当大部分的个人电脑都能跑TA时,更优秀的游戏却替代了它的位置。
作为一个即时战略游戏TA的出类拔萃毋庸置疑,但是客观环境的限制却没能让它走向大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TA代表的是商业运作向艺术品质的一种妥协。
为了追求最为纯粹的美必要时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市场这种具有极大诱惑力的物质利益。
在当年能够玩到并且玩得动TA的玩家都是有幸的。
在此向克里斯.泰勒以及他的团队Cavedog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与其说无法拥有足够展示自己思想的硬件条件,不如说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不知道如何才能展示自己的思想。私不认为高配置要求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因为这就拒绝了大多数玩家,但坚持走自己的路则是正确的。流畅运行这两个游戏后,确实有一种看到大部分同期游戏觉得画面不顺眼的感觉。不过有必要这样超前么?最高指挥官就好比相对论,好是好,但却很难证明。

不过现在看得到这种差别的玩家多了,于是最高也许会流行起来吧?

大部分大陆人始终认为SC是指的星际争霸。对于其他游戏敢用这个简称觉得不可思议。星际争霸垄断低级玩家和职业选手,这与媒体以及UBISOFT的刻意误导有很大关系。很多人认为要玩就玩最好的,最经典的,而星际争霸代表着一切。哪个杂志的编辑敢说星际争霸不好就会遭受到话语霸权。在网络上的大部分地方,拣走偏风的微操作派成了RTS的代表。玩传统cc系列被认为是玩不好星际争霸的笨蛋,懒人,玩TA更被认为是怪人,深度狂热恋旧者,至于最高最挥官,则被贫穷的愤青当作公敌,玩过没玩过都极尽诋毁之能事。至于其他的高配置游戏,普通玩家基本上都没有听说过。境况比cc系列和泰勒作品还不如。

[ 本帖最后由 冰猿子 于 2008-8-18 14:52 编辑 ]

LS这样说却错了,愤青再多也是少数派。
再问及时战略游戏有多少人看了字面意思后再理解的?
既然星级类已经被灌为RTS类经典,想给他们介绍个RTS经典则必须符合星级的各种套路
再现在宣传战略游戏多为鳌头把星级贬上一番,如此这般结果必然也已经是这样了

星际里一个最可悲的事情是 很明显是制作方游戏系统做的不够好导致比如说编队只能编12人好象 而且建筑也只能一个一个点来生产兵 却硬被一些暴雪青拿来炫耀微操啊微操的 说的多烦死了 当然星际里好的微操也是有的 :smiley:

“当然”
呵呵,好多文章都以这词来表示转折

当然,引起版战的帖子也一样,菜鸟王曾挑过版战er,现在该来了…

[

最高指挥官的游戏性其实比不上TA,看看兵种设置就知道了。工厂一升级,低级兵迅速无用。

超前不是什么好事,就像经常用来形容电影的那句:叫好不叫座…同时我认为暴雪不是做不出高品质的游戏,暴雪的游戏能在低配置上展现这样的品质,说明了他的实力,至于什么画面风格,游戏理念,这个不是品质的体现…当你看到星际2里面那个母舰黑洞效果,看到大和被击落后落下的碎片随着地面斜坡滑下,你就知道暴雪有没有技术有没有品质了

[ 本帖最后由 childyoo 于 2008-8-18 22:48 编辑 ]

其实原因还是先入为主吧。星际为何如此流行,除了游戏本身不错,加上宣传得力和比赛不断,因此得以很快流行。新人要想上手星际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找到相关录像、战术经验以及联机指导等信息,在浩方等很多平台上都能很容易找到联机对手。特别是精彩的职业选手比赛场面,非常能吸引人气。

反观TA,在很多方面都缺乏流行的条件,尽管游戏本身素质颇高,但是起点不同,人们又很难在网上找到大量关于TA的相关资讯,能找到横扫天下会己经算是不错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看清形势,不要放弃,继续集聚人气,当人气吸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像滚雪团一样越滚越大。

[
SC2的物理效果是用买来的某专用物理引擎得到的,唯一的合理解释是暴雪也需要降低商业风险,在这个变化得太快的时代。现在的游戏开发环境与十年前大不一样了。现在暴雪可以发个律师函就能打压住MOD,但再过几年,会怎样呢?

[ 本帖最后由 银河解放军 于 2008-8-18 16:10 编辑 ]

暴雪之所以不愿意让大众开发MOD,恐怕是担心玩它原有版本的人数会下降不少吧。。。至少从目前开放地图编辑器的情况来看,玩RPG的人数估计远大于玩原版对战的。

[
是呢,有的地图大部队走过来要好就,小部队打不过指挥官。在这种情况下稳妥安全的升到t3只是15分钟的事情。不过根据原因还是配置问题,如果 SC在战略战术上没有简化而是完全保留TA的,那机器该冒烟了。

最指和TA相比,里面不少特殊功能都高度集成到战斗单位上去了。而且武器分类也不是很细,很多T2单位就是T1单位的对应升级版。加之单位残骸不能阻挡炮火与单位,T1级别就更无法在后期立足于战场了。

PS: :o 冰猿子最近在天下会逛得挺多的嘛。。。

[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玩TA就当是听重金属乐吧。:lol

PS:ls居然又出现了,有机会搞搞局

[
果然是同一只蜜糖~ 会欢迎么?

[

当然欢迎。: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同时也欢迎来这个地方灌灌… 急需人气

http://bbs.taclub.net/taclub/newTA/forum-38-1.html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LS在给自己的专区拉人气。。。
PS: 任何人来到这里我们都热烈欢迎。:handshake :victory: :lol

PS:新人区的作用被横扫千军总板块代替了…真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