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端午之争
一、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在韩国被赋予了新的文化涵义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投江而流传至今的。端午節很早之前就隨著漢文化次第傳入日本、韓國、越南等周邊國家,在南韓,端午節一樣定為農曆五月五日,但在南韓,端午節已經從中國的「紀念屈原」,轉化為在播種結束的五月時分,祈求豐收的「五月祭」。在韓國端午節慶典當天,主辦慶典的單位隨即展開一連串祭祀活動,包括釀神酒、砍神木、迎神祭等。此外,還有許多應景熱鬧的風俗活動,男性參與充滿陽剛氣氛的摔角比賽;而女性則參加趣味十足的「千秋戲」(打鞦韆),高聳的鞦韆搖蕩起來往往有數公尺高,相當壯觀。一九六七年,南韓江陵市的端午節慶典,已被批准為南韓國家級「第十三號重要文化遺產」予以保護。而江陵市觀光部門除了用網頁、廣告方式大力促銷端午祭典觀光外,也預計在二○○五年把端午節申報為韓國的「無形文化遺產」,此舉充分顯示南韓追求文化自主性的企圖心。 (网络资料)
二、中国学者上书文化部长
韩国一些民俗专家告诉他韩国正在将端午节申报为该国文化遗产。“我立即写信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乌教授说,端午节是我国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早在很多年前就传入周边国家,成了亚洲各地、各民族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而且我很早就知道端午节早在1967年就被列为韩国国家级‘第13号重要文化遗产’,可是国内至今没有把端午节等节日民俗列入保护项目。
三、韩国申遗成功,中国没有达到目的
凤凰卫视11月25日消息 综合报道,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着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中国有关专家表示: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
据韩国联合通讯报道,韩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由18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审查委员团21日至24日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审查委员会,并在江陵端午祭等64个申报遗产中选定43个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着作”。据悉,“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着作”宣布制度是在认识到无形遗产在人类历史上所占价值和保存必要性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实行的制度。此次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宣布无形遗产名单。
在北京某国际学院担任汉语部主任的金老师告诉记者,“江陵端午祭”是有历史典故的,而且端午节从中国传到韩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文化融合中,已经加入很多韩国自己的东西,和中国的端午节有很多区别。
“大家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的特产,后来传到日本。但世界上第一个将泡菜出口的却不是韩国,而是日本。当时韩国上下也很气愤,进行了声讨,最终韩国从此事件中吸取经验,开始重视本国文化的宣传和保护。现在看中国人的反应也是正常的,但一定要理智。毕竟联合国将各国文化遗产纳入保护名录是出于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韩国一些民俗专家告诉他韩国正在将端午节申报为该国文化遗产。“我立即写信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乌教授说,端午节是我国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早在很多年前就传入周边国家,成了亚洲各地、各民族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而且我很早就知道端午节早在1967年就被列为韩国国家级‘第13号重要文化遗产’,可是国内至今没有把端午节等节日民俗列入保护项目。”
吴祚来评述:
一、 中国民间文化保护问题不是申遗问题
申遗是办手续,是让自己的文化被别人认可,如果自己的民间文化已经失去了活力,没有赋予新的内容,政府与民间又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复兴它,这种申遗是可悲的。我们的城市在高速膨胀,我们的农业农村又在空心化,农业文明肖有自然和谐地过度到城市文明,我们的民间文化当然被断裂,我们没有时间享受我们的传统文化!
二、 太极与红五星
太极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吧,韩国人将它用在国旗上,中国人的国旗上用的是哪国人发明的文化符号?文化不分国度,一切可为我所用,一切也可为它所用。当韩国人申遗成功时,我们要做的是反思我们对自己民族民间文化的政策态度!
三、 文化传统要获得新生代认同,要有时代元素
中国一些地方还有龙舟比赛,我们做它是为了生活情趣还是背后藏着经济目的?我们因发展和GDP的追迫使一个民族在经济增长点上狂奔不已,为发展而发展,人性被发展扭曲,文化因此而荒漠化。我们国家第一反映可能是会在这方面追加投入,可是,你无论做多大投入,都难以将社会人的心态调整到审美趣味上来,我们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再造我们的民间文化,要让孩子们加入到传统文化活动中去,体验民间文化的欢乐与美妙,这才是真正的弘扬国家的民间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的特产”,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贴子最后由萧十一狼在 2006/05/04 02:29pm 第 1 次编辑]
韩国人经典10大无耻行为
1 黄禹锡 “第一”科学家韩国的民族英雄黄禹锡造假事件,如今可以说已经 真相大白,只剩下残局留待韩国各界的处理。如果硬要说中国人要有什么启发的话,那就是要学一下韩国人的敢于无耻,那就是以后中国人对于韩国人的吹牛无耻一定要小心。
2 哺育黄河文明” 韩国没有自己的炫耀的文明,先是中国为宗主国,是中国的附属国;近代受日本欺负,造成他们偏执狭隘的心理。最为典型的要算韩国92年出版的教科书了.
这部共分5章:一开头宣示韩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从帕米尔高原远涉迁移到了半岛,途中催醒了满洲的“红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黄河文明”,韩人并在公元前7000东渡日本,创造了日本文明……不过后来见了韩国人的“考古”,我倒觉得至少日本人还想着去做假证据,韩国人甚至把这一步都省了,还把成果出来大肆宣传。
3 “去汉化” 就是“韩民族”割断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联系。汉城改“首尔”的闹剧刚刚过去,这不,几个韩国议员又开始张罗把“汉江”改为“韩江”了。在韩国,“中医”被改名成“韩医”,并被作为高丽医学而拼命向世界宣传推广。大长今中针灸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发明的。但朝鲜日报分明是报道了这个“发现”,并找到了个法国人作证,宣称要纠正世界人民的错误认识,把针灸还给韩国。怎么不把八卦图国旗也改了?八卦图可是正宗中国文化。 什么时候韩国不用有中国八卦图的国旗,再来和中国谈尊严吧!日本人很自豪地说,我们的文化学习自中国,但是我们发扬光大了。所以,有这种意识的日本终究还是个强国。可是今天的韩国人否认了历史,忘记了中国文明对自己的教化.
4 “发明活字印刷” 朝鲜半岛贫乏的历史和文化无法满足虚荣。历史上东亚文化中心的中国,成了牺牲品。我国历史和文化,被换成韩国商标。“活字印刷术”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发明,甚至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可能是韩国的,韩国专门建立了印刷术博物馆,把中国在“印刷术”方面完全抹去,夸大宣传自己,并邀请各国客人免费参观,在国际场合宣传。“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韩国人用这种方式“虚构”真理非常在行。
5 台湾不属中国 韩国是先和台湾建交的,后来才和大陆建交的,我的同学说如果她不来中国,根本不知道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可见韩国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宣传。认识很多韩国同学.但确实他们国家的媒体会经常丑化中国,夸张中国的落后与贫穷.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事:韩国人如果比较喜欢你,会对你说:“你长得像韩国人”,他们认为这是赞扬你。但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为表示友好,对一个韩国人说,”你长得像中国人“,结果那人非常不高兴,认为是污辱它。
6 蒙古人是朝鲜族分支 韩国人没有过征服别人的纪录(韩国人似乎很看重这一点),可以说韩国(朝鲜)的历史就是一部窝囊废的历史。他们就迂回出击——和那些能征善战的民族“攀亲戚”。曾经征服过中原的北方的蒙古族和满族理所当然的是首选,于是上述两个民族全部变成了韩民族的“分支”。
“爱新觉罗”去掉“爱”和“觉”就是“新罗”,因此“爱新觉罗”的意思就是“勿忘新罗”或者“爱新罗”。说努尔哈赤的父亲来自朝鲜半岛,可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爱新觉罗”出自满语,意思是“金”。韩国人籍此说“金”是韩国大姓,因此满族 是朝鲜族分支!!!而韩国人论证自己与蒙古人关系的依据就更可笑——韩国人新生婴儿屁股上有个青斑,和蒙古人一样。因此蒙古人是朝鲜族分支!!!可惜,这个蒙古斑是所有东亚人种共有的标记!
近日网上很多朝鲜人去满族的论坛“认亲”,其 谄媚、 下贱(被对方迎头痛骂之后,或是装作不知、或是说人家不是真正满族),让人“五体投地”。 更好笑的是,某些韩国人认为孔子是韩国人,连西施都是韩国人。
7 首尔圣诞祭 把端午节从中国人手上夺过成了“大韩民国”的文化遗产,光荣呀,“民族自信感”大增呀,以后可以以此为证据“考证”出韩民族文化对中华的影响。全世界都知道端午起源中国,韩国人知道无法改变如此明显的事实,就说申办的世界遗产的是 “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节”。 韩国的端午节加上了“荡千秋”之类的特色,韩国自以为是总是有理的狡辩!可笑!汉城也有很多人过圣诞节,那是不是也要申请个“首尔圣诞祭”呢?如果笔者所言不差,过几年他们就会回过头来说端午节起源自韩国,然后传播到中国。广东纪念端午节的方式就和四川不一样,是不是也要各自申遗?加上了”荡千秋”之类的特色,韩国应该申请“荡千秋”的文化遗产而不应该以端午节的名义申遗!
8 教大禹治水 为了突出他们文明的优越,韩国学者做了篇文章,乖乖,连大禹治水用的“神书”都是朝鲜半岛传过来的,对韩国学者的学术能力找不到语言形容了,惊如天人。他们说他们的祖先檀宗,是我们祖先大禹的老师,是他教大禹治水的——呵呵,后来甚至进一步说他们的历史有6000年比中国还长(世界杯足球赛韩国总统的讲话还是比较客气的,说有5000年,汗呀~~~世界杯靠黑哨拿第四名) 韩国新歌剧《啊, 高句丽!广大土好太王》。。”。结尾是高句丽征服了燕国,燕国将高句丽的好太王供奉为主君。是一部典型的历史胡说剧!辽东在七雄时期是燕国,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历史,还反咬一口说是中国人歪曲历史。秦始皇灭燕怎会突然之间变为高句丽王灭燕又突发奇想地出现在韩国的历史舞台上?庆幸的是,多数人还是有着清醒的头脑和良知,如果都按照韩国方式诠释历史,世界从此多事矣。
9 发明甲骨文 韩国一名校博士信誓旦旦的说甲骨文应该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并引用了一些韩国学者的“论据”,真希望他们在国际学术会上做这个报告,也给西方人看看韩国学者的“风采”。比如说,韩国人认为我们的甲骨文是他们发明的,要知道韩国直到1443年由朝鲜王朝第4代世宗大王创作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韩国人说韩国字是全世界最科学,最实用,最好的文字语言!所以,他们拒绝使用汉字!但是本人却不敢苟同!那么科学实用的文字语言,竟然连意思都表达不清楚,看韩国语的文学著作,如同嚼蜡,可能因为汉语的表现力太过丰富,所以我实在不知道,连名字如果不用汉字,都搞不清楚自己名字含义的韩国字,怎么能够厚着脸皮说是比汉字科学的文字?它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它们的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韩国人把中国的国画贬得一钱不值,其实朝鲜的画完全是对中国技法国画的抄袭。韩国人认为这些文化都是在朝鲜本土自我发展,然后再传到中原的——呵呵。
10 剽窃高句丽 请注意,高句丽和韩国的高丽完全是两码事情,高句丽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支。唐朝名将薛仁贵在高句丽的最后一个首都平壤(高句丽前后有过三个首都)接受了高句丽王的无条件投降书后,大唐军接收了高句丽全部的领土,自然继承了高句丽文化。而此时韩国的前身王氏高丽还没有诞生。在高句丽灭亡了二百多年以后,也就是公元9世纪初,由原高句丽旁边的新罗合并百济组成了高丽王朝。
2004年9月17日,在被韩国命名为“高句丽在韩国的历史作用”的有多国学者参与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学者,沈阳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孙进已发言重申:“高句丽是中国的历史因为高句丽的主体发生在中国,直至今天,原高句丽2/3的领土都在中国,而在当时3/4的高句丽居民都归顺了中国”.“在高句丽的大部分历史里,高句丽一直归属中原。看看韩国忠南大学考古学教授朴洋震论证“满洲历史上属于高丽”。拿出两个据他说是在满洲和韩半岛出土的青铜器,说这两件文物相似,又举出一件据说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说与前两件不同。于是得出结论:满洲和韩半岛属于一个文化共同体,满洲历史上韩民族的舞台。这是笔者平生所看见过的最荒唐最无耻的历史论证了。还扬言“把满洲归纳与韩国古代领域不仅合乎情理,而且也是必要的” 甚至想把中国东北境内的高句丽历史剽窃为己有。 2004年,中国把高句丽成功向联合国申请为中国的人类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挫败韩国对历史的篡改。灭国先灭其史,韩国在赤裸裸的伪造历史!
谈到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关系,还有一个朴洋震极力回避的突出的例子就是满清建立了满洲国后,为什么不是马上去合并朝鲜,以实现今天朴洋震等领土扩张野心家的梦想,去组成由满洲加半岛所谓韩民族的大统一?而要舍近求远,舍易攻难地入关攻克北京直捣中原?就是因为满洲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要入关统一中国。而对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在满族人看来?是一个无关重要的边隧小邻国。
绑着写有“还我河山”四个鲜红大字布条的韩国人时常会成群结队出现在吉林吉安,延边,或者长白山。朝鲜日报做的调查,居然过半的韩国年轻人赞成“夺回”“满洲(东北)和间岛(吉林延边)”。韩国在高句丽问题上已经完成了发动群众的工作,而中国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争端关系到了东北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