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伤风的辩证

看有没有浮脉,有的话可以吃桂枝汤或麻黄汤,没有浮脉就不要吃药了。

轻触有明显的跳动,可能还是太阳病?
不过,我的脉搏一直是很明显的。
还是先吃几帖桂枝汤看看吧。
对了,我看桂枝厚朴汤的配方和桂枝汤有很多地方一样的,是桂枝汤的变种吗?

脉浮就是病气在表,在太阳经上,说明表证还在。病毒也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显微镜下可见病毒控制细胞核,进行复制。另一个是能量层面,太阳病就是这个病毒的能量跑在太阳经上。我们用桂枝汤麻黄汤等作用在太阳经上的药把这个能量赶走就好了。病毒的复制机制像是风木之气,桂枝之气就是克风木之气的,这是君药,桂枝汤里的春秋这个帖子里讲到了桂枝的侵略之药性,这是桂枝的能量层面上的本性。

桂枝厚朴汤是桂枝汤原方上进行的加减,主要作用是去脾湿,止咳嗽。吃了这么多药都没好,可能是辨证有问题,也可能是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药性有影响。配合中药治疗,我建议你用隔姜炙法,或者直接用炙条,适当炙一下关元穴,重炙背后的膏肓穴。重炙膏肓可治百病,保健作用很明显,炙关元是加强命门火,也是保健要穴。起居上现在是冬季,早睡晚起,最好晚八点睡到早八点起床,饮食上病还没好时就清淡一点。

静心想了一下,从12月20日咳嗽开始,吃了哪些药?
首先是雪莲花+萝卜汤,然后有念慈庵的枇杷膏,之后是罗红霉素,之后有SMZ,之后是小青龙汤,之后是桂枝汤+葛根,之后再是小青龙汤,再就是现在的桂枝汤+葛根。桂枝厚朴汤还没有正式吃。
你说到用隔姜炙法,这个不太明白怎么搞法,还是先用汤药,物理方法找个时间学学看吧。

隔姜炙就是切一片姜,上面扎几个洞,把艾绒捏成锥形放在姜上点燃了炙身上的穴位,炙到觉得热了就换艾绒继续炙。如果有艾条可以点燃艾条直接炙穴位,效果也很好。炙膏肓穴可治百病,我昨天试了试,炙了一个半小时,感觉非常好。

你说的炙法,不知道和我师兄的灸法是否一致。我师兄经常用大块生姜切片,上放艾草和中药,用火点燃,待热力上来之后,放与头顶百会之处,说是可以把体内的寒气吊出来。
昨天去碰头了一位老中医,说起了浮脉,他说,正常的男人基本上都是有浮脉,如果没有浮脉的话,这个成女人了。另外谈及经脉的事情,他有点不耐烦,觉得这些太过时了(???),说现在卫星都上天了,经脉太古老了,似乎有无用的感觉。这个……汗ing,话不投机,也就告辞走人了。
本来想问问有关伤风的辩证之类的事情,结果当然没有问成。出来之后,感觉现在中医要推广也真是比较难,象这样的老中医了,觉得也不是精通古典《黄帝内经》,至少没有把《内经》作为经典使用。因此,忽然觉得,老一辈走的中医路已经西化很厉害了,要靠新一代振兴中医,星月大夫任重道远啊。

不知你现在情况如何了,生了一个月的病,希望能快点好转。我的功力还很不够,理论有一点,临床上还是有严重欠缺的。我的分析是,你的病不是单纯的太阳经感冒,而是混杂有旧病在里面,很有可能是有风有湿混杂在一起,而且是在血管里。仅仅用桂枝厚朴杏仁汤的话,重在去表经上的风,药力达不到,可能还是用先前提到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来解。用小青龙汤一般会有高烧,那是去里寒的药,还是不宜再用了。所以提到用灸,因为灸法也是去湿的很好手段。

你大师兄的灸法有些不一样,灸就是用火久烤的意思,艾草是至阳之物,隔生姜和点燃的艾草烤就是用热力使药力进入身体,可以把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我自己艾灸时,灸一会就会看到皮肤这一块湿湿的,水气湿气就被吸出来了。灸法有隔姜灸,隔蒜灸,米粒灸等。

三国时期,一次诸葛亮带兵远征,经过一个荒凉之地时,士兵们无水止渴,诸葛亮命士兵在方圆十里,每隔一丈挖一小坑,并将艾草放到坑里点燃,如有雾气冒出,可在此地挖出水源。如诸葛亮所言,很快挖出水源,解了士兵口渴之急。后有人问诸葛亮为何能知冒气之地有水源,诸葛亮说:“古医书有云,艾燃烧之热往下而行”。地下水脉如人体经络,当艾燃烧时将地下水烤热,水化成蒸汽透出地面,因此断定,此地不深之处必有水源。

关于浮脉的问题,我们四季的脉象是不一样的。现在是冬季,平人脉法应该是沉脉,阳气应该是沉在骨头边上的,用点劲按才摸到脉,就像在地底下一样,现在应该是地底下很热,地面以上是很冷的。到了春天,脉才会开始逐渐浮起来,这个时候脉会在中间,要按下去点才可摸到,代表阳气在生发出来,周围环境可见万物复苏,发芽生长的情况。夏天时平常人的脉才会是浮脉,万物华实,阳气在外,地面阳气很足很热,地下是很阴寒的。到了秋天,阳气开始收敛,树木开始落叶枯萎了,代表阳气开始下沉收敛了。以上所述,我自己也摸过,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脉动确实是会随季节浮沉变化的。

所以冬季摸到浮脉一定是不正常的现象,冬季养生在于无扰乎阳,现在阳气跑出来在外,是有病气入侵的情况,无奈才出来相抗,这对于养生是不利的。冬天养不好阳,阳气收藏不好,明天春天就没有什么阳气生发,开始的新一轮循环就会很差。要有一个概念,去年是今年的先天,相对去年今年是后天,今年又是明年的先天,到了明年就是后天,先天不足就是去年没过好,所以今年的后天受影响,这是一个总的原则。

关于现在的中医,是理论指导有问题。去读中医的学生大都是考不上好学校的人,而真正要学好中医,那是需要比较高的智慧的,因为那是研究形而上理论比较多的学问,研究看不见的能量世界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另外现在中医学校教育的理论也很成问题,据说内经等经典被定为了选修课程。真正成为名医的人都是深读经典的人,从经典中受益良多,开业行医的普通医生很少有心思去读经典的,混口饭吃的居多。

谢谢你的关心,我现在基本上不咳嗽了。但是左后胸还是很疼,尤其是咳嗽的时候。现在咳嗽没有痰,多半是觉得喉咙发痒,想咳嗽,如果憋不住,就会咳嗽很厉害,由此牵动后背,很疼。
前两天吃了两帖桂枝汤+葛根,感觉身上暖暖的,很舒服。感觉咳嗽往喉咙上跑,喉咙发痒。现在停药中。因为觉得现在是冬天,恐怕不适合过多的发散。
如果后背不疼的话,那么也可以认为是偶尔有点咳嗽了。由于后背有疼痛感,肢体运动稍微大点,就会有牵动的感觉,所以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很可能咳嗽伤了肺,不知道应该怎样快速修复。
昨天和今天,有感觉四肢轻微乏力的现象。我之前也问过你,这样貌似轻微感冒的状态,用什么药调理。或许应该试试用柴胡汤?
有关湿气,我想起我肛门附近一直发痒,已经有一年了,由于不是很痒,所以忍一下也就过去了,感觉厉害的时候,就涂点金霉素眼药膏。这个是否和湿气有关?

应该是有湿气在血管里。

刚才去药店抓柴胡桂枝干姜汤,居然说没有栝蒌根,于是没有抓成,晚上换个药店试试。

现在有很多中药的确药店也不好找,只能多跑几家药店问问。

跑了两家中药店,都说没有栝蒌根,忽然想起我的中医师兄,一个电话过去,师兄大笑,说所谓的栝蒌根,就是天花粉,是常用的中药,如果哪个中药店没有这个药,可以关门了。
于是顺利抓了两帖,等吃完再汇报情况。
网上无意中看到的,http://www.shanghanlun.com.cn/haowanshan_shanghanlun/v_hws_11.html 觉得不错,可以参考看看。

昨天晚上开始,到现在,吃完了一贴柴胡桂枝干姜汤。现在感觉咳嗽进一步减少了,尤其是下午的时候,甚至一度感觉胸口也不太痛了。但是下班的时候,被冷风一吹,一阵咳嗽,胸口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晕死。
另外,开始感觉脸表面有发冷的感觉,有表皮疼的感觉,不知是否是寒气赶到了外表所致。到现在有点轻微的头晕状况。因为今天这里下雪了,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所致。
现在手上还有一贴柴胡桂枝干姜汤,决定继续吃完在看状况,以现在头有点晕,脸皮有点疼,似乎有感冒的状况来说,可能最终还是要桂枝汤来解决问题。不知道我这样分析是否对头?

吃完了看情况再定吧。

现在吃完了。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咳嗽的时候,后背已经不疼了,但是左前胸还是疼的。
咳嗽方面,喉咙感觉比较痒,或者比较毛,但是咳嗽的次数有比较大的减少。四肢还是和前几天一样,有时候有稍微无力或者酸软的感觉。口腔中的溃疡,若有若无的样子。
就自己的感觉来说,如果现在春暖花开,那么这个咳嗽大概能够不治而愈了。可惜一天内还是要经常出入室外,感得冷空气,难免刺激咳嗽。有疑虑的地方是,一旦咳嗽起来,还是比较剧烈的,无痰,但是喉咙有点发甜的感觉。刚才把了把脉搏,有浮脉的感觉,但是太阳症的症状不明显,是否能够吃桂枝汤?
目前的状态下,应该如何处理?

不知道有没有出粘粘的汗?

我看还可以继续吃两帖柴胡桂枝干姜汤。

回复 52# 自由射击

根据视频,我找到了《郝万山讲伤寒论》视频的文字稿来看,一看果然是非常好的伤寒论讲义,融合了郝万山教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所以很值得细细来看,现在正在认真研读中。

我看视频觉得更加轻松。所以现在睡觉前看看视频,郝教授说是讲了30年的伤寒论,所以无论如何总是有可取的地方的。视频中说到,太阳病,桂枝汤主之,说是无论伤寒或者伤风,只要有太阳病的症状,就可以用桂枝汤来解。这个觉得很开眼界。
没有出粘粘的汗,不过感觉上柴胡桂枝干姜汤似乎有点效果,现在最主要的担心就是胸部的疼痛如何快速解决。

你可以查查看,是不是符合泻心汤的证状。

昨晚看了看郝万山教授的《伤寒论》讲座,其中讲到浮脉,他的意思是,光轻按寸关尺,感觉脉搏跳动,还不能算浮脉,还要按下的时候,感觉脉动无力,这个才说明阳气跑到表了,里反而虚了,这个才是浮脉;如果按下去,感觉脉动有力,说明里阳尚强,不能说是浮脉。
诊脉确实是很复杂的事情,看来一定要有师承,才能有比较系统的掌握。